胡雪岩到底有多恨李鸿章,才会说下“胡李不通婚”的话?
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
我是鲜花,我来回答。
胡雪岩的发迹史
胡雪岩出生在1823年的安徽徽州,从小就给地主放牛。12岁那年,父亲病逝,贫困的家庭如雪上加霜。
第二年,13岁的胡雪岩孤身外去闯荡!
1842年,19岁的胡雪岩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品,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价值5000元的钱庄。
1848年,26岁的胡雪岩结识"候补浙江盐大使"王有龄,开始了他亦官亦商的人生之路。胡雪岩的生意,也从钱庄开始涉足药店,生意越做越大。
1860年的时候,胡雪岩几乎掌握了,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经济。
但是,王有龄在1861年太平军攻打杭州时,因城池失守而自缢身亡了。胡雪岩的依靠算是没有了。
没过多久,胡雪岩获得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的信赖, 他的官商之路在左宗棠的帮助下,渐渐地达到了财富的顶峰!
胡雪岩与左宗棠
左宗棠,湖南湘阴人,湘军著名将领,晚清的重臣。与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张之洞并称"晚清中兴四大名臣"。
自古以来,做生意的若是有当官的做后盾,那生意必定是顺风顺水。何况,左宗棠的官还不是一般的大!
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,胡雪岩亦官亦商,如鱼得水。他的生意从从地方政府到国家朝廷,从一般的商业领域到军需物质等等,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!
礼常往来,知恩图报,胡雪岩当然也为左宗棠大人做了不少大事。
1 :为左宗棠训练了一支近千人的常捷军。
胡雪岩的身份很特殊,他经常来往于宁波、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。因此,结识了很多外国军官。
后来,胡雪岩招募并组织了一个千人队伍,这个队伍以年轻力壮的青年为主,全部配以洋枪洋炮。在当时属于非常先进,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。
这支常捷军就曾经与清军联合,一起讨伐太平军,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。
2 :西征借款,帮助左宗棠
1873年,朝廷调任左宗棠去边疆平定阿古柏之乱。
历来打仗都缺这缺那,何况,腐败的大清在几年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,早就穷得响当当,哪有钱给左宗棠呢!
这次,胡雪岩出面,先后六次从外国银行借到了1595万两白银,保证了左宗棠西征的军费开支。
当然,在这一过程中,胡雪岩的好处那是少不了!据说,这1595万白银光差价利息,胡雪岩就赚了约288万!
依靠左宗棠大人这棵大树,本来就有经商天赋的胡雪岩同时兼营药材、丝茶等等。资金最高流量达2000 万两以上,是名副其实的"中国首富"。
同时,胡雪岩还身兼各种官职,被御赐二品顶戴、赏穿黄马褂!
左宗棠和李鸿章
左宗棠是湘军的代表, 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,因为清朝的正规军无法抵御,就启用了地方武装力量。湘军,就是被曾国藩一手从湖南,提拔起来的地方队伍。
李鸿章是淮军的代表,淮军是李鸿章招募,并训练的来自安徽江淮一带的军队,属于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。它起步比湘军晚,势力却强于湘军,曾经联合英、美军一起绞杀太平军。
剿灭太平天国军后,湘军和淮军的势力都在渐大。狡猾的清朝政府又怕惹出什么事端,就让湘军与淮军的势力相互牵制。这样,既可维系帝国的安宁,又可制衡汉人的势力。
于是,湘军的左宗棠,就与淮军的领袖李鸿章,杆上了。
而且,在对待列强方面,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思路也不同。
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,在对待列强方面表现得比较有骨气,他主张自力更生,塞防海防并重。
李鸿章则更看重海防,而且他的思路与左相反。对于列强,李鸿章采取抚慰和以夷制夷的方法。
左宗棠鄙视李鸿章一味的求和妥协,认为李鸿章卖国误国。李鸿章则认为左宗棠没事找事,自己力不如人,就应先寄居人下,再谋发展等等。
胡雪岩成了政治的牺牲品
被人骂是卖国误国,李鸿章岂能咽得下这口气!可想而知,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了什么地步!
当左宗棠西征新疆、顺利平定阿古柏之乱后,他的名气在清廷内外越来越大。这更激起了淮军的不满。
倒左必先倒胡!这个是淮军的政治思想。因为,左宗棠评定阿古柏之乱,胡雪岩这个“财政大臣”功不可没。如果没有胡雪岩帮助搞定足够的军饷军粮,你左宗棠打个毛线的仗!
再说,胡雪岩的生意做得这么大,全当是傍上了左宗棠这个大树!
只不过,胡雪岩的财富越多,离左宗棠越近,他的政治风险就越高。结果,连命都丢了。
淮军决定,先将左宗棠的财政大臣干掉!
李鸿章作法,胡雪岩丢命
都说无商不奸,胡雪岩还是没有学会奸,用现在的思维来考虑,胡雪岩完全是给自己在挖坑!
因为大清缺钱,胡雪岩分两次以个人的名义向汇丰等银行借款,共计1050万两白银。大清以各省的协饷作担保,由胡雪岩转手还给汇丰银行。
那时候的大清,在老佛爷的领导下,摇摇欲坠。这1050万两白银的借款,如果有个什么样的妖蛾子飞出去,胡雪岩有的受!
果然,在胡雪岩“斗丝”的时候,妖蛾子就耀武扬威地飞跑出来了!
什么是斗丝呢?
当时,洋人拼命压低中国丝茧的价格, 胡雪岩为了对抗洋商,利用资本大量收购丝茧,垄断丝货。
“举江浙二省之育蚕村镇,而一律给予定金,令勿售外人,完全售与胡氏”
但是,由于外商一致联合抵制胡雪岩,而且意大利的生丝突然丰收,中法战争又爆发了。结果,导致市场剧变,丝茧价格大跌!
转眼间,胡雪岩就亏损了100多万两白银!在胡雪岩的资金一时周转不灵的时候,汇丰银行每半年一度的还款日期又快到了。
早就在旁边看热闹的淮军领袖李鸿章,指示他的得力干将盛宣怀亲自出马!
盛宣怀找到汇丰等一众银行,跟他们说胡雪岩快要破产了,你们得赶紧找他要钱。
于是, 银行就拼命追着胡雪岩。由于胡雪岩被“斗丝”困住了,他只好把钱庄里的钱抽部分出来,还给银行,危机由此而发。
然而,更大的危机却在后面!
早些年,大清国的官员和各地的富商们,很信任胡雪岩,他们把自己的财物等都寄在胡雪岩的钱庄中。
当盛宣怀别有用心地向各个洋行和储户、官员、富商大肆传言,胡雪岩快要破产了,大家上钱庄去找他讨钱去!
这叫什么?
挤兑!!!
再雄厚的钱庄和银行,也害怕挤兑!
于是乎,胡雪岩的钱庄遭遇到了大范围的挤兑,手下的钱庄、当铺纷纷倒闭!
1883年11月,李鸿章又举报胡雪岩在代清廷借款时,私下多加利息、收取利差,慈禧大怒!
在李鸿章一派的强势干预下,清廷还将胡雪岩囤积的、价值千万两白银的生丝以低价掠夺充账。并将胡雪岩的典当铺等产业,一并掠夺变卖。
因为,清廷调查的结论是:胡雪岩倒欠的大清款项约1200万两!
在一系列疯狂的挤兑、革职、抄家和掠夺下,大清的首富胡雪岩彻底垮了。临死前,胡雪岩将子孙们叫到跟前,嘱咐他们说:
胡、李不得通婚!
那该是有多恨李鸿章呢,连姓李的都一并算上了 !
那是,1885年的冬天。
鲜花说:
水能载舟,也能覆舟。
左宗棠带来胡雪岩商机的同时,也带来了 厄运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